新聞來源 駭客冒充執法官員索取用戶個資 傳蘋果和Meta受騙(中央社) Apple and Meta shared data with hackers pretending to be law enforcement officials(The Verge) Hackers Gaining Power of Subpoena Via Fake Emergency Data Requests(Krebs on Security) Apple and Meta Gave User Data to Hackers Who Used Forged Legal Requests(Bloomberg)延伸閱讀 有人損失達千萬,澳洲監管單位指控臉書成為詐騙加密廣告溫床 用戶成長陷入瓶頸、蘋果隱私政策打擊損失100億美元,Meta重挫27%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幅【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但真的血寫的書,當然不在此例。望後窗外骨立的亂山中許多白點,是叢塚。
初知道世界上有著這麼一個問題,還不過兩星期之前。現在還記得《做什麼》出版後,曾經送給我五本。第六期沒有,或者說被禁止,或者說未刊,莫衷一是,我便買了一本七八合冊和第五期。但這《這樣做》卻又有些特別,因為我還記得日報上曾經說過,是和我有關係的。我一向有一種偏見,凡書面上畫著這樣的兵士和手捏鐵鋤的農工的刊物,是不大去涉略的,因為我總疑心牠是宣傳品。
我拿回來,倒看上去,通訊欄裡就這樣說:「在一般CP氣焰盛張之時,……而你們一覺悟起來,馬上退出CP,不只是光退出便了事,尤其值得CP氣死的,就是破天荒的接二連三的退出共產黨登報聲明。看日報的記事便知道,這該是和《做什麼》反對,或對立的。不過一切來的就是這麼的巧合,在準備送出課表的時候學校的輔導老師突然叫我等一等,因為他覺得一位國際學生來到美國,勢必要了解當地的社會結構以及歷史發展,才可以更融入美國當地的文化,所以他非常鼓勵我修一門社會科學的課。
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經歷了第一節課洗禮後我腦內的政治細胞忽然被激活,對於政治的熱忱被整個啟發了,也奠定了往後我對政治科學這條路的初衷。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開學前幾天先我就買好課本想說來課前預習一下,翻了翻課本發現怎麼都看不太懂,就好就只好闔上課本硬著頭皮迎接第一節課。Photo Credit: 中央社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校園 此外,大三的時候也必須修習理論統計學以及不同的統計軟體,因為科學化的數據可以使得論述更加有說服力。
那時的我對於社會類的學科幾乎近是冷感,只覺得不只學這些花時間也對未來升學沒什麼幫助。原本以為只是長輩善意的提醒,要我要好好規劃畢業後的人生,沒想到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重點在於政治系有一天也有機會在科技業發展。
但是教授也告訴了我如何拿高分的技巧,那就是把他當作什麼都不懂的路人甲,運用任何在課堂內的資料與文獻,來支持自己的論述並且說服他,而這樣重複的訓練,也讓政治科學專業的學生,更可以清楚體察議題的全貌,以及用不同的文獻支持自己的論點。在傳統的思維上,就讀政治的學生總是很容易被畫上與高科技產業絕緣的等號,但隨著教育制度的改變以及導入科學化資源,政治系的學生不再只鑽研政治理論,而是有著實際能力來分析國際及政治議題對於產業可能帶來的影響。因緣際會在高中畢業後來到美國求學,隨後在2021年取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科學學士。叫做政治「科學」,因為這門學問並不是看看書而已 在美國,政治這門學科之所以會加上「科學」兩個字成為「政治科學」,是因為政治的原理來自於百家爭鳴的理論,舉凡上自不同政治家所提出的社會契約(social contracts)下至解讀國際政治的演變,而如何驗證這些理論,靠的就是運用科學方法來導入不同模型進行推論,得出結果後再寫成一篇可以接受公評的文章。
時間過得很快,來到了大學我也與一般留學生一樣儘量選修自己比較熟悉的科目,因為深怕自己無法勝任別的領域。對於政治的熱忱在求學過程中逐漸萌芽,在2018和2020年都參與過聯邦眾議員的選舉團隊,負責增加青年對於政見議題的了解。文:LA柯基 幾個星期前突然有一段時間,家人以及之前公司的主管都不約而同地分享了台積電徵才的新聞。疫情回到台灣也先後服務於立法院和擔任台美學生會議主席,立志於推動民間台美學生的交流,讓台灣的孩子可以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也讓美國的學生可以更了解台灣這片土地的獨特性 延伸閱讀 美國商會:全球半導體產業快速變遷,台灣與台積電的生存之道與未來挑戰 基辛格誤會了。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從大三開始便延伸至更專業的議題,比如「911後美國外交政策的改變」或是「進口替代政策對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影響」,並且評量方法也從選擇題變成上千字的研究型文章。
在大三的一門課中,期末報告的題目為「分析川普的當選在美國政治時空裡的含義」,一開始的我很猶豫到底是要寫褒還是貶,因為很擔心與老師的政治光譜不合而拿不到高分。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政治科學這門專業牽涉的不再只是看看書而已,而必須培養良好的閱讀能力、細膩的貫徹力、流利的文筆、理性的思辨、以及堅強的研究能力。
大一和大二主要修的課都是以通識為主,涵蓋古典政治理論以及美國政治的演變。這次的台積電開了第一槍來搶攻政治領域的學人、積極培養未來此領域的年輕人才,而台積電也絕對不會是唯一一家願意打破傳統思維的公司,我相信在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跨國企業,需要這類的人才,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中幫助公司做下正確的決定。作者簡介 張捷禹,生於台灣長於台灣。原本對政治冷感的我,在美國大學上了一堂「社會科學」課 從高中開始,父母親對我的期望就是為了未來就業著想,專注在數學以及理工科的發展。Intel輸台積電並非「有一點傲慢」,而是因為他們睡太多 台積電徵「政治經濟學專才」的原因,可能來自一份美國「晶片兵棋推演」報告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最後,我選擇了「美國制憲歷史」這門基礎政治科學課。
就學期間也錄取加州大學華府實習計畫,並擔任喬治華盛頓大學研究助理,負責台美以及中美政策的分析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時間過得很快,來到了大學我也與一般留學生一樣儘量選修自己比較熟悉的科目,因為深怕自己無法勝任別的領域。叫做政治「科學」,因為這門學問並不是看看書而已 在美國,政治這門學科之所以會加上「科學」兩個字成為「政治科學」,是因為政治的原理來自於百家爭鳴的理論,舉凡上自不同政治家所提出的社會契約(social contracts)下至解讀國際政治的演變,而如何驗證這些理論,靠的就是運用科學方法來導入不同模型進行推論,得出結果後再寫成一篇可以接受公評的文章。
因緣際會在高中畢業後來到美國求學,隨後在2021年取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科學學士。大一和大二主要修的課都是以通識為主,涵蓋古典政治理論以及美國政治的演變。
這次的台積電開了第一槍來搶攻政治領域的學人、積極培養未來此領域的年輕人才,而台積電也絕對不會是唯一一家願意打破傳統思維的公司,我相信在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跨國企業,需要這類的人才,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中幫助公司做下正確的決定。我私底下趁著教授的空檔來到辦公室,有技巧地詢問我的寫作方向與課程的方向是否吻合,教授這時跟我說: 文章跟政治的本質一樣,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只是看你站在什麼角度來評論。原本以為只是長輩善意的提醒,要我要好好規劃畢業後的人生,沒想到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重點在於政治系有一天也有機會在科技業發展。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政治科學這門專業牽涉的不再只是看看書而已,而必須培養良好的閱讀能力、細膩的貫徹力、流利的文筆、理性的思辨、以及堅強的研究能力。
對於政治的熱忱在求學過程中逐漸萌芽,在2018和2020年都參與過聯邦眾議員的選舉團隊,負責增加青年對於政見議題的了解。Intel輸台積電並非「有一點傲慢」,而是因為他們睡太多 台積電徵「政治經濟學專才」的原因,可能來自一份美國「晶片兵棋推演」報告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就學期間也錄取加州大學華府實習計畫,並擔任喬治華盛頓大學研究助理,負責台美以及中美政策的分析。那時的我對於社會類的學科幾乎近是冷感,只覺得不只學這些花時間也對未來升學沒什麼幫助。
作者簡介 張捷禹,生於台灣長於台灣。最後,我選擇了「美國制憲歷史」這門基礎政治科學課。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校園 此外,大三的時候也必須修習理論統計學以及不同的統計軟體,因為科學化的數據可以使得論述更加有說服力。從大三開始便延伸至更專業的議題,比如「911後美國外交政策的改變」或是「進口替代政策對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影響」,並且評量方法也從選擇題變成上千字的研究型文章。不過一切來的就是這麼的巧合,在準備送出課表的時候學校的輔導老師突然叫我等一等,因為他覺得一位國際學生來到美國,勢必要了解當地的社會結構以及歷史發展,才可以更融入美國當地的文化,所以他非常鼓勵我修一門社會科學的課。我發現政治這門專業,讓我可以運用明確的思辨與科學性的論證,來看待社會上的每一個議題。
開學前幾天先我就買好課本想說來課前預習一下,翻了翻課本發現怎麼都看不太懂,就好就只好闔上課本硬著頭皮迎接第一節課。在傳統的思維上,就讀政治的學生總是很容易被畫上與高科技產業絕緣的等號,但隨著教育制度的改變以及導入科學化資源,政治系的學生不再只鑽研政治理論,而是有著實際能力來分析國際及政治議題對於產業可能帶來的影響。
但是教授也告訴了我如何拿高分的技巧,那就是把他當作什麼都不懂的路人甲,運用任何在課堂內的資料與文獻,來支持自己的論述並且說服他,而這樣重複的訓練,也讓政治科學專業的學生,更可以清楚體察議題的全貌,以及用不同的文獻支持自己的論點。文:LA柯基 幾個星期前突然有一段時間,家人以及之前公司的主管都不約而同地分享了台積電徵才的新聞。
疫情回到台灣也先後服務於立法院和擔任台美學生會議主席,立志於推動民間台美學生的交流,讓台灣的孩子可以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也讓美國的學生可以更了解台灣這片土地的獨特性 延伸閱讀 美國商會:全球半導體產業快速變遷,台灣與台積電的生存之道與未來挑戰 基辛格誤會了。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